在全球气候变化挑战与城市化进程加速的背景下,未来科技与学术联合协会(FTAA)于2025年5月23日举办“绿色科技与未来城市”国际研讨会,吸引来自多个国家的科研机构、环保组织、城市规划专家、青年学者与科技企业代表参与,共同探讨跨学科技术创新如何为可持续城市建设提供切实路径。研讨会以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展开,呈现出高度的国际性与开放性。
三大议题聚焦低碳智能与生态
会议讨论围绕“低碳材料与建筑创新”“智能能源管理系统”和“未来城市的生态化治理模式”展开。来自北欧的科研团队展示了可降解建筑材料的实验成果,这些材料在生产环节显著降低碳排放,并能在生命周期结束后自然分解,兼具环保性与经济可行性。来自东亚与中东的代表带来了智能电网与人工智能能源调度的案例,展示了如何在高密度都市环境中提升能源利用效率,缓解峰值压力,为实现零碳城市提供可行方案。南美与非洲的学者则强调在城市规划中应主动嵌入生态治理理念,通过“城市森林”“水循环生态区”等试点探索,实现社会与环境的双重效益。
跨区域案例带来不同启示
研讨会上,多国代表的实践分享引发了与会者的热烈讨论。肯尼亚团队分享了“太阳能微电网”的经验,这一模式为城乡结合部居民提供稳定而清洁的能源供应,被视为绿色科技在资源有限地区落地的可行方式。巴西城市规划专家展示了数字孪生城市平台的应用,居民的意见被纳入城市设计流程,使绿色科技成为社会共识,而不仅仅是技术或政策的产物。
这些案例显示,绿色科技不仅是国家战略层面的顶层设计,也是普通社区和家庭日常生活中逐渐形成的实际选择。
全球共识推动绿色科技责任
与会专家普遍认为,未来城市的绿色转型不能仅仅停留在技术创新层面,而应成为多学科、多主体共同推动的整体过程。绿色科技的推广既要保持国际前沿的创新活力,也要尊重本地社会的适配性。同时,社会公平性成为讨论的重点,代表们强调,应通过知识共享和教育普及,让发展中地区与边缘群体平等参与绿色转型。一位来自加拿大的学者指出:“真正的绿色城市,不只是减少碳排放,还要回应社会公平与文化多样性。城市的绿色转型既是技术进步的结果,也是人类共同体价值的体现。”
行动计划推动试点与知识共建
在会议闭幕环节,FTAA宣布将在未来两年内推动“绿色科技城市试点计划”,首批合作将覆盖欧洲、亚洲与非洲的六个城市,重点推进低碳材料应用、智能能源管理与生态教育普及。与此同时,协会还将建立“绿色城市知识库”,系统收录全球实践案例与科研成果,面向研究人员与公众开放。
通过本次研讨会,FTAA再次强调了“以科技赋能人类福祉”的核心使命。绿色科技不仅是应对气候危机的创新方案,更是全球社会共同的责任。与会代表一致认为,唯有在创新、合作与责任的共识下,绿色科技才能真正从理念走向实践,从试点走向普遍,使未来城市成为智慧与可持续发展的象征。FTAA呼吁全球学术界与产业界携手,在不同文化与社会环境中推动绿色科技落地生根,让城市成为通向未来的共同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