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会简介

跨学科科研推动者与全球科技创新生态构建者

未来科技与学术联合协会(FTAA)创立于2005年,致力于连接全球科研机构、企业与学者,推进人工智能、量子科技、生命科学等关键领域的协作创新。以科研驱动、平台支撑、成果转化为三大核心支柱,FTAA正在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学术共同体。

全球协同

学术引领

科技赋能

成果导向

跨界融合

2005

成立时间

200 +

科研项目网络

50 +

国际合作机构

  • 2013

    成立时间

  • 100 +

    专利证书

  • 50 +

    软件著作权

了解更多
专家智库中心

专家智库中心介绍

未来科技与学术联合协会下设的核心战略与学术支持机构,汇聚全球顶尖专家资源,围绕前沿科技与全球挑战,提供趋势研判、战略咨询与决策支撑,打造“知识中枢”与“思想引擎”。

核心职责

聚焦五大职能模块:洞察科技趋势、指导课题研究、提出科技建议、推动跨学科合作、促进成果转化。以专业判断服务协会科研布局与社会创新使命。

运作模式

构建以专题小组为单元的系统化运行机制,结合全球专家网络、研究资源整合、高层战略咨询与成果转化支持,形成“独立研判 + 联动协同”的高效智力体系。

常驻专家

中心常驻专家来自人工智能、生命健康、材料工程等多个关键领域,具备深厚的科研背景与政策咨询经验,是协会战略制定、课题指导与公共影响力塑造的重要智力保障。

  • 专家智库中心介绍

    1

  • 核心职责

    2

  • 运作模式

    3

  • 常驻专家

    4

专家智库中心介绍

1

核心职责

2

运作模式

3

常驻专家

4

课题委员会

统筹科研方向与项目布局,推动跨学科协作与系统性研究机制建设。

了解更多

课题设定

聚焦五大核心领域,设定具战略价值与应用前景的研究方向。

了解更多

主要职责

从立项评审到资源协调与成果推广,构建全流程科研支持体系。

了解更多

运作方式

以专题小组为基础,联动共享平台资源,推进高效协同与成果转化。

了解更多

课题申请表

统一申请入口,提交研究计划与背景材料,启动项目立项流程。

了解更多

课题委员会

课题委员会

课题设定

课题设定

主要职责

主要职责

运作方式

运作方式

课题申请表

课题申请表

智能技术评比大赛

大赛简介

FTAA发起的国际科技竞赛,聚焦智能领域前沿成果,推动原创技术落地与多方协作创新。

了解更多

参赛指南

明确参赛对象、报名流程与时间安排,支持高校、机构、企业等提交原创科研与工程项目。

了解更多

评审标准与评分体系

评审遵循科学性、公正性与应用导向,采用五维评分机制与双盲评审制度,确保评估客观权威。

了解更多

评委介绍

由全球科研机构及产业专家组成,覆盖人工智能、生命科学、材料工程等关键技术领域。

了解更多

大赛简介

参赛指南

评审标准与评分体系

评委介绍

功能亮点
  • 入会标准

    设立研究型、机构型与个人型会员体系,支持多元背景科研参与。

  • 权益介绍

    按会员类型提供科研合作、资源支持、国际交流等专属服务通道。

  • 入会流程图

    一图了解申请路径,从准备材料到正式入会全流程清晰可见。

  • 会员服务支持

    涵盖FAQ解答、活动邀请、资源配对与信息更新等常规会员服务。

  • 入会通道

    在线提交申请材料,快速加入全球科技与学术协作网络。

新闻与发布

关注并及时了解最新行业信息动态

了解更多

2025/10/16

FTAA举办“人机共创与未来智能文化论坛”,探索人工智能与科研创新的新边界

在人工智能深度融入科研与文化创作的时代背景下,未来科技与学术联合协会(FTAA)于2025年10月15日举办“人机共创与未来智能文化论坛”。来自全球25个国家的学者、技术专家、艺术家与青年研究者参与了此次会议,共同探讨AI如何在科研、学术写作与文化创新中成为人类的协作伙伴,而非被动工具。人机协作重塑学术创造力论坛开场主题报告提出一个核心命题:“AI是否正在成为新的思维载体?” 与会专家指出,生成式

查看详情

2025/09/19

FTAA举办“科技伦理与社会责任年度大会”,共议未来科技治理框架

2025年9月18日,未来科技与学术联合协会(FTAA)在日内瓦举办“科技伦理与社会责任年度大会”,本次大会聚焦人工智能、基因编辑与大数据应用等新兴科技领域的伦理议题,力图推动形成跨国界的科技治理共识,为未来的科技发展确立更为稳固的价值与责任框架。与会代表普遍认为,随着人工智能算法渗透社会治理、基因编辑进入医学前沿、大数据驱动公共与商业决策,伦理问题已不仅是“附属性”讨论,而是决定科技能否健康发展

查看详情

2025/08/13

FTAA召开“跨学科前沿研究网络建设论坛”,探索全球科研协作新路径

2025年8月12日,未来科技与学术联合协会(FTAA)在瑞士日内瓦召开“跨学科前沿研究网络建设论坛”。本次论坛汇聚来自量子科技、人工智能、生命科学、环境科学等领域的多名专家学者,围绕跨学科合作如何加速科研突破、如何构建更加开放高效的科研协作网络展开深入讨论。会议以国际化、跨领域和前瞻性的特点,成为推动全球科研合作的重要里程碑。案例分享凸显跨界价值论坛上,多组跨学科案例引发了与会者的热烈讨论。量子

查看详情

2025/06/19

FTAA发布“未来学者支持计划” 构建青年科研跨国合作平台

在全球科研合作日益紧密与青年学者成长需求不断提升的背景下,未来科技与学术联合协会(FTAA)于2025年6月18日正式发布“未来学者支持计划”。该计划旨在通过跨国合作与多学科交流,为青年研究人员打造一个更加开放、共享与持续发展的科研成长环境。三大模块构建成长路径“未来学者支持计划”确立了三个核心模块:其一是跨国导师制,由来自全球知名高校与研究机构的资深学者担任导师,为青年研究者提供个性化学术指导与

查看详情

2025/05/25

FTAA举办“绿色科技与未来城市”国际研讨会,探索可持续发展的科技路径

在全球气候变化挑战与城市化进程加速的背景下,未来科技与学术联合协会(FTAA)于2025年5月23日举办“绿色科技与未来城市”国际研讨会,吸引来自多个国家的科研机构、环保组织、城市规划专家、青年学者与科技企业代表参与,共同探讨跨学科技术创新如何为可持续城市建设提供切实路径。研讨会以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展开,呈现出高度的国际性与开放性。三大议题聚焦低碳智能与生态会议讨论围绕“低碳材料与建筑创新”“智能

查看详情

2025/11/19

嫦娥六号月背样品中首次发现晶质赤铁矿和磁赤铁矿

11月19日消息,据《Science Advances》报道称,近日,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联合山东大学、云南大学,通过分析嫦娥六号返回的月球南极—艾肯(SPA)盆地月壤样品,首次发现了大型撞击事件成因的赤铁矿和磁赤铁矿晶体,为月球表面存在强氧化性物质提供了直接的样品证据。这一发现改变了传统认知中月球表面处于极端还原环境的观点,为破解月球表面磁异常与大型撞击事件的成因提供了关键线索。氧化还原作用

查看详情

2025/11/11

科学家研制出光电转换效率超27%的钙钛矿太阳能电池

11月11日消息,根据中国科学院官网信息,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经过十余年的快速发展,其光电转换效率已从最初的3.8%提升至超过26%,但与理论极限效率仍存在一定差距。制备高质量钙钛矿半导体薄膜是实现高效率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关键要素。甲基氯化铵(MACl)因能同时降低钙钛矿成核势垒并促进晶体高质量生长,被广泛作为钙钛矿薄膜生长的辅助材料。近期,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研究员游经碧团队发现,基于MACl制备

查看详情

2025/11/08

AI“读心术”更进一步——“心智字幕”再现脑中画面

人工智能(AI)“读心术”可通过读取大脑活动,“看懂”人脑中的画面——这听起来像科幻小说,如今却离现实更进一步。日本NTT通信科学实验室研究团队开发出一种名为“心智字幕”的新技术,能利用AI模型,根据受试者大脑活动生成其所见或脑中想象画面的文字描述,准确度非常高。研究成果发表于新一期《科学进展》杂志。功能性磁共振成像是一种非侵入性的脑活动探测方法。这一技术不仅揭示了人脑如何在语言形成前表征外部世界

查看详情

2025/11/06

无需电子元件、马达或计算指令 空气驱动的“无脑”机器人问世

由英国牛津大学领衔的研究团队研发出一种全新的软体机器人,它们无需电子元件、马达或计算机,仅靠空气压力就能运作。研究显示,这种“无脑”机器人并不依赖中央控制系统或程序指令,而是通过自身结构与外界的物理作用实现运动与协调。相关研究5日发表在《先进材料》杂志上。单向跳跃机器人运动开始时的快照。它的前肢同步运动,仅需施加恒定的气压,无需控制即可启动跳跃运动。图片来源:英国牛津大学这一成果为发展具身智能开辟

查看详情

2025/11/05

可注射天线为医疗植入物安全供电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媒体实验室研究团队研发出一种可注射天线,仅沙粒大小,能够为植入人体深部组织的医疗器件,如心脏病患者的起搏器、癫痫或帕金森病患者的神经调节器等提供无线电力。相关研究成果发表于《IEEE天线与传播学报》10月刊。植入大脑深部的微型磁电天线,可从外部低频磁场中获取电能。图片来源: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团队表示,这种微型天线无需电池,可通过针头植入体内,从而避免大型外科手术,是实现深部组织植入器

查看详情

2024/12/14

金耀奖2024年度颁奖典礼在深圳举行,开启前沿科技与社会信任协同新阶段

2024年12月14日,金耀奖2024年度颁奖典礼在深圳国际会展中心隆重举行,并通过全球线上平台同步直播。本届典礼以“前沿·融合·跃迁”为主题,集中颁发六大领域30项卓越成果,其中“未来探索奖”首次设立,聚焦对量子科技、生命科学、元宇宙等新兴领域的社会评价与价值确认。金耀奖秘书处指出:“未来不只是技术的问题,更是公共结构的问题。我们希望奖项不再只是对成果的奖励,更是对路径与责任的回应。”典礼主舞台

查看详情

2024/11/08

金耀奖2024年度颁奖典礼将关注前沿突破与跨界协同

金耀奖(Golden Brilliance Award)2024年度颁奖典礼将于12月14日在深圳国际会展中心举行,并通过全球网络平台进行多语种同步直播。本届典礼以“前沿·融合·跃迁”为主题,聚焦量子科技、生命科学、元宇宙等高潜能领域,重点探讨科技突破在社会制度、伦理结构与公众价值认知体系中的作用与影响。2024年,平台同步优化评审机制,试点引入“潜能评估”“技术伦理结构分析”与“多元共识响应度”

查看详情

2023/12/17

绿色科技奖首度颁出,生态共识机制正式启用

2023年12月16日,金耀奖2023年度颁奖典礼在上海隆重举行,并通过全球多语种平台同步直播。本届典礼以“绿色·责任·未来”为主题,首次设立“绿色科技奖”,全方位展现科技创新在生态议题中扮演的系统性角色。今年是金耀奖自2012年设立以来在奖项结构上最具转向意义的一年。绿色科技奖的设立不仅代表平台对环境议题制度层级的提升,更回应了公众对“创新必须负起生态责任”的时代呼声。金耀奖秘书处指出:“从肯定

查看详情

2023/11/10

金耀奖2023年度颁奖典礼将首设绿色科技奖,推动生态创新新共识

金耀奖(Golden Brilliance Award)2023年度颁奖典礼将于12月15日在上海举办,并通过全球网络平台同步直播。本届盛典主题为“绿色·责任·未来”,首次设立“绿色科技奖”,重点表彰在生态环境保护、可持续能源、碳中和应用等领域作出杰出贡献的创新项目。金耀奖自2012年创立以来,始终关注创新对社会的长期推动力与公共价值。随着全球生态危机日益凸显,平台于2023年系统性引入绿色评估指

查看详情

2022/12/17

金耀奖2022年度颁奖典礼隆重举行,致敬十年创新共识,启航未来合作愿景

2022年12月16日,金耀奖2022年度颁奖典礼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隆重举行,并通过全球多语种平台同步直播。本届典礼以“十年·共识·未来”为主题,集中回顾金耀奖十年来的发展轨迹、制度演进与社会影响,展现平台从表彰机制走向社会创新系统的深度转型。自2012年创立以来,金耀奖已累计收到来自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申报成果逾千项,评选出涵盖科技、人文、教育、绿色、健康、文化等六大领域的卓越项目,逐步建立起兼具全

查看详情

金耀奖
了解更多

金耀奖由未来科技与学术联合协会创办,表彰全球科技、人文等领域卓越成就,推动创新与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