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11/05
吉林研究新型锂离子电池材料取得重大突破
记者今天从吉林省科技厅获悉,由东北师范大学和某公司共同承担的科技攻关项目“新型锂离子电池材料的研制”取得重大突破,鉴定委员会认为,采用这种在国际上处于领先水平新材料生产的锂离子电池可以大大提高动力电池的安全性能。相关专家表示,采用传统技术的电池在受挤压或短路、过热、过度充电或滥用时容易发生爆炸和燃烧,而采用磷酸盐技术生产的锂离子电池则从根本上消除了这些安全隐患,因此可以被称为目前国际上安全性更高的
查看详情
2006/06/19
华侨华人成果展区亮相福建项目成果交易会
六月十八日开幕的第四届中国·福建项目成果交易会是由国务院侨办第一次与福建共同主办的,此次交易会也首次设立华侨华人成果展区,来自欧美等十六个发达国家和地区的一百多位海外华侨华人英才,携近四百个涉及电子信息、光电一体化等海外高技术项目亮相展区。 今日开幕的第四届中国·福建项目成果交易会,有道光彩四射的风景线——华侨华人成果展区。展区内一条条向上的孤线,犹如架设在海外游子与故乡的一座座桥梁,把两者紧密地
查看详情
2006/02/09
中国未来15年将重点发展空天技术等科技前沿技术
中国将部署一批前沿技术,发挥科技引领未来发展的先导作用,提高中国高技术的研究开发能力和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国务院9日发布的《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指出,前沿技术是高技术领域中具有前瞻性、先导性和探索性的重大技术,是未来高技术更新换代和新兴产业发展的重要基础,是国家高技术创新能力的综合体现。纲要指出,未来15年,中国要在生物技术领域部署一批前沿技术,包括靶标发现技术
查看详情
2005/11/28
中国首次解决了量子密钥分配过程的稳定性问题
据《科技日报》报道,由中科院院士、中国科技大学教授郭光灿领导的课题小组,在国际上首次解决了量子密钥分配过程的稳定性问题,经由实际通信光路实现了125公里单向量子密钥分配。这是迄今为止国际公开报道的最长距离的实用光纤量子密码系统。11月9日,郭光灿披露,国际光学权威杂志《光学通讯》已刊登了这一成果。据了解,上个世纪90年代,著名数学家shor提出量子并行算法,并证明量子计算可以攻破目前广泛使用的公钥
查看详情
2005/02/10
美国科学家研制成功迄今频率最高的纳米振荡器
美国科学家9日报告说,他们研制成了迄今频率最高的纳米振荡器,这一技术可望在未来通信和量子计算领域得到应用。波士顿大学的物理学家莫汗蒂等人在最新一期《物理评论通信》上发表论文说,他们开发的纳米振荡器用硅制成,外形犹如一个两边都有齿的梳子,其尺寸只有人类头发的十分之一左右。它的振荡频率达到1.49G赫兹,是同类设备中频率最高的。研究人员说,这种振荡器在移动通信、计算机等需要发出G(即10亿)赫兹级电磁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