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1/27
中科院量子信息与量子科技前沿卓越创新中心成立
1月15日,中国科学院量子信息与量子科技前沿卓越创新中心成立揭牌仪式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举行。这是中科院首批启动实施的5个卓越创新中心中第一个揭牌的中心。中国科学院院长白春礼为中心揭牌并作重要讲话,中心主任潘建伟院士汇报量子信息与量子科技前沿卓越创新中心建设情况。据悉,其他4个卓越创新中心分别是:青藏高原地球系统科学卓越创新中心、粒子物理前沿卓越创新中心、脑科学卓越创新中心、钍基熔盐堆核能系统(TM
查看详情
2013/05/16
中国成功验证星地安全量子通信技术
星地量子通信是以图中科院量子科技先导专项协同创新团队,日前在国际上首次成功实现星地量子密钥分发的全方位地面验证,为未来我国通过发射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实现基于星地量子通信的全球化量子网络,对大尺度量子理论基础检验,以及探索如何融合量子理论与爱因斯坦广义相对论,奠定了必要的技术基础。这是该专项继去年实验实现拓扑量子纠错和百公里自由空间量子态隐形传输与纠缠分发后,取得的又一阶段性重要突破,也是量子信息与
查看详情
2013/02/07
中国固态量子芯片获重要突破 刷新世界纪录
记者5日从中国科技大学了解到:由该校郭国平研究组主持的我国“超级973”科技专项“固态量子芯片”研究日前取得重大突破,研究组成功地在“一个电子”上实现10皮秒级(皮秒为时间单位,即10的负12次方秒)量子逻辑门运算,将原世界纪录提高近百倍,为实现基于半导体的“量子计算机”迈出重要一步。根据著名的摩尔定律推算,大约到2020年,每个晶体管将可能小到只有一个电子,即单电子晶体管。据郭国平介绍,计算机的
查看详情
2012/10/17
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探索光与物质之“舞”
塞尔日·阿罗什(右)在实验室工作中的戴维·瓦恩兰10月9日,法国与美国两位物理学家因为在量子光学领域对光与物质间的密切关系和相互作用的研究中做出巨大贡献而获2012年诺贝尔物理学奖,他们是法国巴黎法兰西学院和巴黎高等师范学院68岁的物理学家塞尔日·阿罗什(SergeHaroche)和美国国家标准与技术研究院和美国科罗拉多大学68岁的物理学家戴维·瓦恩兰(DavidWineland)。由于单个粒子很
查看详情
2012/02/13
农业部:中国到必须更加靠科技促农业历史阶段
自动灌溉系统试管育苗农业科技要能“顶天立地”——对话李家洋院士编者按2012年中央一号文件突出强调农业科技问题,把推进农业科技创新作为促进农产品稳定增产和发展现代农业的根本出路,出台了一系列重大政策措施,在我国农业科技发展史上具有重大的里程碑意义。作为农业科研的国家队,中国农业科学院广大科研人员如何认识科技进步在新阶段农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又如何致力于攻克农业发展的科学难关和技术瓶颈,承担起发展我
查看详情
2011/12/21
美研究者发现量子计算或可应用于磁成像领域
据美国物理学家组织网12月20日(北京时间)报道,美国匹兹堡大学的研究人员基于量子测量和纳米技术的界面工作,实现了由钻石晶体包裹的单个电子组成的纳米级磁成像的重要进展。研究人员表示,被认为是计算任务“动力室”的量子计算或许也可应用于高精度测量等纯电子工业以外的其他领域。相关研究报告发表在12月18日的《自然·纳米技术》网络版上。该校物理学和天文学系的助理教授古鲁德弗·达特表示,该纳米磁共振成像技术
查看详情
2011/07/04
中国首个全量子网络雏形5年内建成
记者4日从清华大学交叉信息研究院了解到,中国首个全量子网络雏形将在5年内建成,有望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全量子网络。全量子网络,指由量子传输通道和量子结点组成的复杂信息网络。每个量子结点有一定的信息存储和处理功能,单个量子结点构成一个小型的量子计算机,而量子通道则连接不同小型量子计算机。不同于现有互联网,全量子网络应用了量子物理特性,可突破现有网络物理极限,具有更强信息传输和处理能力。5年后建成后的全量
查看详情
2010/09/20
科学家首次实现双光子“量子漫步”
科学家首次实现双光子“量子漫步”量子计算机有望10年内问世据英国《每日邮报》9月19日(北京时间)报道,由英国布里斯托尔大学研究人员领导的国际研究小组制造出了一种新型的光子芯片,并在其上实现了双光子量子漫步。研究人员表示,他们的研究开辟了量子计算的新道路。英国布里斯托尔大学量子光学中心的科学家们成功制造出了这种光子(硅)芯片。他们让两个完全相同的光粒子(光子)通过一个硅芯片上的电路网络,实现了被称
查看详情
2010/06/21
中美大学共建首个联合理论计算机科学研究中心
清华大学-麻省理工学院-香港中文大学“理论计算机科学研究中心”今天隆重揭牌。该中心是中国高校和美国顶级大学在理论计算机领域建立的第一个联合中心。理论计算机科学是最基本的计算机科学组成部分,在国际上一直颇受重视。三方联合中心在成立初期将重点研究算法设计与复杂性分析、计算安全、量子计算等基础课题,以后逐步将研究方向扩展到与国计民生相关的现代课题,如计算生物学、机器学习等。联合研究中心的成立为进一步加强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