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与发布

新闻与发布

FTTA启动“青年科研合作网络”试点,支持跨国学生自主研究项目

发表日期:2021/10/16

为推动科研能力从青年阶段开始培育,拓宽学生对全球性议题的认识与参与路径,未来科技与学术联合协会(FTTA)于2021年试点启动“青年科研合作网络”计划,联合来自18个国家的中学、高职与大学预科课程学生,开展跨国、跨语言、问题导向型的小型科研协作项目。

该网络以“学生自主选题、教师轻度引导、跨国平等合作”为基本框架,鼓励不同背景的学生围绕可观察、可测量、可分享的问题组建项目组,在不依赖高端设备或统一语言平台的前提下,完成一个为期2至3个月的合作研究。

真实议题驱动跨文化交流

在首轮试点中,有支学生小组参与合作,项目主题涵盖城市噪声分布对比、饮用水习惯调查、学习行为与数字工具关系、社区绿化率与居民情绪感知等。学生通过各自的观察与数据采集进行交流,以图表、照片、音频笔记和简要报告互相共享研究进展。

在一个由三国学生组成的小组中,成员围绕“学校周边街区垃圾密度与人流关系”进行对比分析。三方在各自城市的校园周边选取观察点,每日用手绘地图和数据记录卡标记垃圾类型与数量,并将数据上传至共享表格,由其他成员进行对比和可视化分析。最终,学生利用公开图形工具生成了“垃圾热点变化图”,并提出了社区宣传建议。

另一组学生,调查“青少年在家在线学习时的数字工具使用效率”。他们设计问卷收集同龄人使用工具(如翻译、笔记、搜索引擎等)的频率与反馈效果,再以绘图和词云方式表达数据趋势,引发对“数字学习不平等”的思考。

协作机制强调平等与表达自由

项目采用“共同主持人”制度,每组由不同国家学生轮流担任每周协作主持,负责总结进展、协调语言交流方式与收集资料。所有项目不要求使用统一语言,而鼓励多种表达方式共存,包括图表、口述录音、翻译笔记、视频日记等,强调过程理解而非形式整齐。

教师仅在项目起始阶段提供选题建议和方法引导,并在中期进行一次组内答疑。项目重心在于“协作过程的自我管理”,让学生在实践中建立团队沟通、任务分配与进展记录的基础科研能力。

为降低沟通障碍,FTTA提供了“跨语种协作卡包”,包括协作日程表模板、常用术语多语对照、可视化演示工具推荐等,方便学生根据自身条件灵活使用。

成果分享与经验互访

在项目完成后,FTTA举办“学生科研互访周”,鼓励小组以在线展示板、短视频或图解简报的形式公开项目过程与成果,并开放跨组交流、提问与反馈。该阶段不设评比,而鼓励学生分享“遇到的问题与怎么解决的过程”。

有小组在分享时提到:“我们一开始不知道如何处理不同时区的合作,但后来用‘视频留言+批注笔记’方式解决了时间不同步的问题。”另一组学生反映,通过跨国团队合作,“发现了原本以为只有本地才有的问题,其实在其他国家也存在,但表现方式不同”。

FTTA表示,这种“以研究为媒、以协作为核”的机制,不仅帮助青年群体掌握基础科研方法,更提升了他们的跨文化表达、自主协商和结构性解决问题的能力。


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