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知识数字化快速推进的背景下,未来科技与学术联合协会(FTTA)于2013年正式启动“多语种科研资源共建计划”,致力于改善非英语地区师生获取学术资源的障碍,推动科研文献、工具指南与教学案例的多语种共享与在地化重构。
该计划聚焦三个方向:科研基础工具文档本地语言化、教学与研究案例翻译共享、科研术语常用词集建设。FTTA联合多个区域教育机构、语言研究中心与技术平台,采取“教育机构提出需求—翻译团队合作生产—学术人员本地审定—平台公开发布”的闭环机制,确保内容质量、实用性与更新频率。
首批试点覆盖多个国家广泛使用的地区语言,优先处理内容包括:数据分析基础、科学图表制作、研究伦理入门、论文结构与投稿规范、开源工具使用方法等。所有内容均采用可下载格式和移动端适配页面,适应基础设施薄弱地区的使用场景。
例如,在乌干达和坦桑尼亚的高校中,教师普遍反映,虽然可以获得英文科研工具说明书,但学生理解难度较大,教学效率受到限制。FTTA协调本地教师翻译小组与大学语言系师生,将R语言基础手册、数据可视化代码库说明和研究数据管理指南译为斯瓦希里语,并附上实际教学案例,提升了学生动手操作能力与课程参与度。
为促进成果应用,FTTA还在平台上设置“使用反馈通道”,鼓励教师和学生提交修改建议、语言错误纠正和案例拓展,形成“内容共建—使用—反馈—再建”的循环式资源更新机制。
此外,FTTA还组织线上“科研术语共学小组”,让来自不同语言环境的青年学者围绕常用研究术语进行双向词义解释与使用情境演练,强化科研沟通能力。该机制已帮助多个国际合作项目在初始阶段建立更清晰、平等的语言协作基础。
FTTA指出,语言并非科研传播的障碍,而是一种文化中的知识组织方式。推动科研资源多语种化,不仅是提升可访问性的手段,更是促进全球知识体系多元发展的战略路径。
未来,协会将继续扩展语种支持范围,鼓励本地教育机构参与共建,推动“翻译即研究”“语言即资源”的理念深入科研教育全过程,打造包容、灵活、互联的全球科研知识共享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