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解决发展中地区科研成果“产出多、传播难、引用少”的长期困境,未来科技与学术联合协会(FTTA)于2013年发起“本地科研出版协作机制探索项目”,联合数十家高校图书馆、小型学术期刊编辑部与教学科研单位,构建更加公平、去中心化的科研成果发布与交流体系。
项目以“共建平台、共享资源、共同评议”为基本原则,聚焦低门槛、多语言、开放获取的出版方式。首批试点地区包括东南亚、东非与南美部分国家,合作对象多为区域性师范大学、农业技术学院与应用型研究机构,长期面临研究内容难以进入主流数据库、成果缺乏跨校流通渠道等问题。
FTTA在本次合作中,协助高校间建立“区域出版互助小组”,实现编辑流程互通、审稿人员共用与文章互荐机制。各参与单位可将优秀学生论文、实验案例、田野笔记或教育研究转化为简明论文,由互审小组进行基础格式审查与内容建议后,在联合平台上线,并支持以多语种摘要、可视化展示等形式传播,扩大研究成果的可理解性与使用范围。
例如,三所农业类高校联合发布了一期主题文集,围绕“本地农业技术应对气候变异”的研究案例展开交流,采用中英法三种语言摘要,配以图表、视频与实地访谈剪辑,获得地区农协与教育机构的关注,并被用于教师培训和农业政策建议材料中。
在此基础上,FTTA还推动各参与学校设立“学生科研写作坊”,帮助青年学者梳理研究成果、掌握简洁表达技巧,并建立“同级互审机制”,提升学生对学术规范的理解。部分学校尝试将写作成果与课程考核挂钩,提高实践教学中的科研含量。
FTTA表示,出版不应只是传播的终点,更应成为科研合作的起点。通过小型协作网络与多语种共创方式,更多“边缘研究”有机会进入区域知识体系,激发本地问题研究与解决方案共享,为科研生态注入更多元与在地的活力。
接下来,协会将继续扩展语言支持、协作流程模板与互审数据库,助力形成更可持续、非中心化的区域科研出版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