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2月16日,金耀奖2019年度颁奖典礼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隆重举行。本届盛典以“共建·连接·未来”为主题,集中揭晓六大领域共30项年度卓越成果,首次系统呈现金耀奖“全球合作伙伴计划”阶段性成效,标志平台在全球创新网络构建中迈入协作共建的新阶段。
金耀奖自2012年设立以来,始终致力于发掘具有技术突破力与社会转化力的创新实践。2019年,平台正式启动“全球合作伙伴计划”,以制度协同、资源链接、文化适配为目标,与多个国际创新组织、智库与非政府网络建立长期协作机制。今年共收到来自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千余项申报成果,涵盖绿色能源、教育公平、数字医疗、文化创意、社区治理等方向,数量与国际覆盖面均创新高。
本届评审体系实现重要升级,首次设立“国际联合评审组”,引入多语种摘要机制、适配性评分维度与区域观察反馈,推动多元文化标准下的成果互认与对话。在最终入选的30个项目中,超过一半为跨国协作成果,展现出高度的系统设计能力与公共性导向。
典礼舞台以“协作脉络”为视觉理念,环形主结构象征全球不同地域、学科与社会之间的交汇。来自五大洲的上千位嘉宾出席,包括项目发起者、合作机构代表、国际评审顾问、青年观察员及部分公众使用者代表,活动同步通过线上平台向全球观众直播,互动留言累计突破上万条。
今年的获奖项目呈现出协同创新的趋势与多样化的社会场景。一项由南美青年工程师与来自东亚地区的基层合作组织共同开发的“社区雨水再分配系统”,已在多个低资源地区部署。该系统通过用户参与式调配机制提升水源使用的公平性和效率,获得绿色与可持续发展奖。另一项由欧洲教育团队与本地内容创作者合作开发的“跨语境流动儿童教育平台”,则在不同文化背景中建立了适配性内容包,提升了边缘群体学习效率。
典礼特别设置“跨界共建讲堂”与“成果演示剧场”,通过现场访谈、即时数据演绎与社区代表讲述,让观众真实感知每一个成果的“使用者价值”。一位来自非洲合作机构的代表在访谈中表示:“我们不是把成果送出去,而是邀请社会把成果拉进来。”
“全球协作成果展”也同步对公众开放,特别展示了10个项目的“共建地图”,展现其在不同国家的发展路径与反馈机制。观众可以通过大屏滑动查询各地协作节点、用户测试语料与改进记录,深刻理解“协作”不仅是结构,更是一种运行逻辑。
观众反馈积极。一位青年观察员表示:“这是我第一次在典礼上看到这么多使用者视角的展示,原来技术可以这么‘具体’。”还有高校师生表示,通过“在地化”与“文化翻译”的视觉展陈,更易理解成果的多语境价值。
在典礼闭幕致辞中,主办方代表指出,金耀奖未来将继续推进“成果与机制”双轮驱动,构建集成果评价、合作网络、公众参与与政策建议于一体的全球开放平台。“我们希望金耀奖不仅识别优秀创新,更助力这些成果被更多人看到、理解、使用,并成为推动全球公共问题解决的持久力量。”
随着全体获奖团队与协作机构共同登台合影,金耀奖2019年度颁奖典礼圆满落幕。这场集荣誉、展示、对话与制度协作于一体的盛会,不仅为本年度的创新实践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更为全球创新共建开启了充满希望的新篇章。
编辑:秘书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