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与发布

新闻与发布

金耀奖2018年度颁奖典礼在京举行,以共鸣重塑创新的社会价值

来源:秘书处 发表日期:2018/12/15

2018年12月15日,金耀奖2018年度颁奖典礼在北京隆重举行。本届盛典以“创新·公众·共鸣”为主题,现场揭晓六大领域共30项年度卓越成果,强调创新在公共语境中所引发的理解、信任与参与,呼应社会对“有温度、有回应”的变革力量的呼唤。

金耀奖自2012年设立以来,始终致力于评选那些不仅具备技术突破,更具备社会意义与公共价值的优秀成果。今年,平台首次将“公众影响力”正式纳入评审指标体系,强调成果是否能够被社会理解、被使用者接纳、被真实场景转化为生活的一部分,成为评价核心。

典礼现场以“涟漪共鸣”为空间主题,近千位嘉宾现场参会,包括历届获奖者、项目团队、评审专家、青年观察员及全球直播观众代表。会场入口设置的“使用者之声”互动装置成为观众聚集热点,墙面滚动播放用户反馈短片、留言卡片与实际使用数据,让人们看到“被改变”的具体面貌。

颁奖环节聚焦项目的真实社会影响。一项基于老年人日常反馈设计的健康提醒系统,以极简语音与图像提示方式,提升用户独立生活安全感,获得医疗健康类大奖。评审团表示:“这不仅是技术产品,更是一种与人对话的努力。”项目代表现场分享:“我们不是开发一套系统,而是帮家人减少一句‘你今天吃药了吗’的反复焦虑。”

文化创意方向,一项为青少年社群打造的数字写作平台因其极高的参与度与用户黏性获奖。该平台在一年内生成超十万篇原创内容,主打“人人皆可创作”

值得一提的是,本届典礼特别设置“共鸣讲述”环节,邀请来自基层一线的项目使用者登台发言。来自西部某社区的乡村医生、东部某初中校长、环保志愿者代表分别讲述了自己与入围项目“相遇”的过程,引发全场共鸣。一位社区医生哽咽表示:“技术让我们安心,但更打动我的是,它懂我们说的‘这事不小’。”

“公众影响力展示区”在典礼期间持续开放,观众通过扫码体验项目界面、观看真实故事、提交个人建议,在“参与即评价”的机制中建立与创新的真实链接。一位来自高校的志愿者说:“这是我第一次觉得评奖不是评给专家,是评给社会的。”

媒体代表普遍认为,2018年金耀奖在“共识生成机制”上的突破尤为显著。某文化传媒平台评论员指出:“它不是简单表彰,而是通过讲故事、用数据、见人心的方式,把成果变成公众愿意传播和讨论的内容。”

典礼最后,主办方发布平台下阶段发展目标:一是深化成果追踪机制,探索“影响力生命周期”评估模型;二是强化使用者协作环节,引入“公众协同编写计划”;三是扩大青年观察团的参与角色,推动其从旁观走向合作者。

随着全体获奖者登台合影,金耀奖2018年度典礼圆满落幕。主办方在闭幕辞中强调:“我们相信,技术改变社会,但唯有公众的理解与参与,才能真正让改变发生。”

编辑:秘书处


最新资讯